人才培养

关于发布《我校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0年03月27日浏览:

 

 

我校文件

 

校教〔20203    

 

 

关于发布《我校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院(校区)、部、处及直(附)属单位: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教高司函[2020]1号)》中有关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作安排,《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启动第六届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预通知(晋教高函[2020]5号)》中关于山西省内各高校积极推进大赛组织工作的要求,我校将组织开展我校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请各单位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遵照“及早行动、系统组织”原则,做好本届大赛的报名和组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由教务处主办,研究生院、团委、招生与就业工作处、科学技术研究院、我校科技园、办学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协办,所有学院参与。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及外聘专家负责参加项目评审、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

二、参赛组别和对象

大赛赛道总体按照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国际赛道三部分安排,各赛道参赛要求暂时参考“我校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道要求及评审规则(见附件1)”执行。

高教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赛对象为本、硕、博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硕、博毕业生)。国际赛道参赛对象为具有校内和国外学校双学籍的学生。

三、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类型要求

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信技术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参赛项目内容和团队要求

1.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2.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证、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收入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已获投资(或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总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3.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5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本校的项目或师生与他校联合组队参赛,必须向学校报备,学校同意后方可参赛。对私自以学校项目名义或学校师生私自与外校联合、组队参赛的行为,将追究相关师生的责任。

4.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符合大赛参赛要求的,可自主选择参加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或其他赛道比赛(只能选择参加一个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单列奖项、单独设置评审指标,突出项目的社会贡献和公益价值。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除需要遵守1-3要求之外,还需要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参赛数目数量要求

根据山西省大赛工作部署会议精神,请各学院(校区)及有关部门积极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广泛联动,确保我校参赛项目较往年实现质与量的双重提升。各院(校区)参与大赛的学生数必须大于学院学生数的15%,参赛学生数可参考附件2,在确保参赛项目数量前提下,深度挖掘学科特色、前沿交叉等层面创新潜力,力争上报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优秀项目。

四、大赛方案

按照赛程安排,分为院赛、校级初赛、校级决赛三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一)参赛报名

所有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另行通知,按照系统要求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报名材料电子版(项目计划书编写可参考附件3)。

请各学院(校区)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召开专题动员会议,广泛发动,深入挖掘在校生及毕业5年之内的毕业生的优秀项目,积极组织报名;各学院要成立活动组织实施机构,指定院领导负责该项活动,43日前电子稿上报专职联络员12名(附件4),加入“大赛联系人微信群”。

(二)比赛流程

1.学院初赛(3月下旬——202061日)

各学院(校区)须至少组织一场宣讲会(疫情期间线上宣讲),对大赛的基本情况进行讲解。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和近两年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深度挖掘自身科研优势和学科特色,认真组织动员学生参赛,鼓励本、硕、博多层次学生参赛,学院将初赛时间提前一周上报教务处,教务处将从“我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导师库中推荐优秀导师,对作品进行初步评审、筛选。

院赛结束后,请各学院汇总比赛成绩,于61日前上报“**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绩表”(附件5),评出重点项目。重点项目数以学院参赛项目数的20%作为基础数,如参赛学生比例超过15%,每增加50人,增加1个重点项目指标。

2.校赛(61日——630日)

1)校级初赛(6月中旬)

院赛推荐的重点项目参加校级初赛,比赛时需准备PPT,项目计划书,进行现场答辩,由专家进行评审,评选出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项目晋级校级决赛。

3.校级决赛(6月下旬)

通过校级初赛的团队,需根据评委意见完善项目资料,由专家进行二次评审,最终对一等奖项目进行排位。

(三)同期活动

1)为充分发挥大赛的“抓手”作用,举办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指导教师”专题培训,请各学院(校区)推选3-4名创新创业骨干教师及创新创业主管院领导参加培训,上报“我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导师信息表”(培训内容及课时安排及信息表见附件6),2019年已受聘的“校级‘互联网+’导师”,不再重复上报(已受聘导师名单见附件7),考核通过后,受聘为“我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导师。

2)为加强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符合本校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我校大赛成果及项目落地转化,学校决定成立“创新创业精英班”,请各学院(校区)推荐6名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成绩优异、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参加(研究生3名,本科生3名,培训内容及课时安排及报名表见附件8)。

五、奖励办法

1.入选“我校创新创业精英班”的同学,考核合格的本科生可获得1个创新学分,研究生获0.5个创新学分;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本科生根据各学院制定的创新学分细则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研究生获得1个创新学分。

2.所有获奖团队奖励办法将参照《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学科竞赛能力的实施意见》文件执行,获得国家级金奖,奖励教师团队100000元;获得国家级银奖,奖励教师团队20000元;获得国家级铜奖,奖励教师团队5000元。学生依据相应的奖学金制度进行奖励。

六、其他

1.各学院参赛情况、校赛一等奖获奖数、省赛、国赛的获奖情况将纳入学院年度评价考核体系。

22019年、2020年立项的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必须参加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否则终止对项目的经费支持。

3.对于入围国赛的项目,对项目视频制作予以经费支持,并对参赛项目成员进行专题培训。

七、大赛联系方式

(一)大赛联络群






1 、大赛学院联络人(负责人)微信群(教师)


 

2、大赛官方宣传QQ群:627543721(学生)

进行赛事宣传,各学院积极鼓励有意参赛的学生加入此群了解相关赛事动态。入群后更改群名片为“学号+姓名”。






3 、“互联网+”大赛导师微信群


4、创新创业精英班QQ群:887661579(学生)

入选“创新创业精英班”的同学加入此群,用于接收上课方式及相关信息,入群后更改群名片为“学院+学号+姓名”。

(二)大赛联系人

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姬老师

联系电话:0351-3922066

电子邮箱:sjjxk@nuc.edu.cn

 

 

附件1:我校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道要求及评审规则

附件2:各学院(校区)参赛学生人数参考值

附件3:我校项目计划书参考模板

附件4:大赛联系人信息表

附件5**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绩表

附件6:我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导师培训内容、课时安排及信息表

附件72019年已受聘“互联网+”导师名单

附件8:我校创新创业精英班培训内容、课时安排和报名表

 

                                     我校

                                   2020326

 

 

 

 

 

 

 

 

 

 

        我校校办                        2020326日印发



上一篇:学院云桌面实验室升级改造项目顺利完成

下一篇:关于做好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疫情期间指导工作的通知

Baidu
sogou